一个人的季节(下)(160)

回家的路上,小磊不停地讲这几个月发生的事:他升了职,家里换了新车,岳母生病住院...林淑芬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画着波浪线。

"妈,"小磊突然降低音量,"小娟她妈那边...有点介意你捡废品的事。你看...孩子出生后..."

林淑芬转过头,看着儿子紧绷的侧脸:"怕我给孙子丢人?"

"不是!"小磊急得差点闯红灯,"就是...现在家里也不缺那点钱..."

"我明白。"林淑芬拍拍儿子的手,"妈有分寸。"

其实在三亚的最后一个月,她就已经很少去捡废品了。更多时候是在海滩写生,或者帮陈老师准备社区美术班的材料。但这件事她没告诉小磊——让他暂时保留一点对母亲的愧疚也没什么不好。

回家后的第一个周末,林淑芬把带回来的东西一样样整理出来。小娟对那盒贝壳爱不释手。

"妈,这个可以做成风铃挂在婴儿房里!"小娟举着一串色彩斑斓的贝壳。

"这些我打算做成相框。"林淑芬指着几块形状规整的浮木,"把孙子的照片放进去。"

小磊蹲在旁边,翻看她这几个月画的素描:三亚的渔船、街边的小贩、陈老师的侧影...每一幅下面都仔细标注了日期。

"妈,我不知道你画得这么好。"小磊的声音里有真实的惊讶。

林淑芬笑笑,从行李箱最底层拿出一个布包:"这些是专门捡的。"

布包里全是婴儿用品:几乎全新的奶瓶、八成好的布偶玩具、只穿过几次的小衣服...每一件都经过彻底消毒。

"都是高档小区垃圾站捡的。"林淑芬轻声解释,"城里人扔东西太浪费了。"

小娟拿起一个毛绒小熊,突然红了眼眶:"比我买的还干净...谢谢妈。"

那天晚上,林淑芬做了个决定。第二天一早,她就去五金店买了木板和工具,在后院搭起一个小棚子。

"这是要干什么?"小磊帮忙钉钉子,一头雾水。

"工作室。"林淑芬抹了把汗,"以后捡回来的东西先在这里消毒整理,有用的留下,没用的..."她神秘地眨眨眼,"变废为宝。"

五月,林淑芬在早市上支了个小摊,卖的不是蔬菜,而是她用废品做的手工艺品:易拉罐剪成的花盆、旧牛仔裤改成的背包、玻璃瓶打磨成的烛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起初无人问津,直到她把陈老师寄来的几幅画挂在后面当背景。鲜艳的色彩吸引了一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