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见状,连忙阻拦:“皇上!”

皇帝的起势硬是被打断,无法只好继续坐在原位上。

“皇上。”武氏见皇帝安然坐在龙椅上,这才继续道:“昨日臣妇的夫君对皇上所言,并非属实!”

“哦?”尽管皇帝心中不愿意谈及,但还是装作好奇的模样。

心中却立刻闪现此前对辉育忠说莫要向旁人提及一事,未曾想武氏竟然知晓了。不过注意到旁侧的谢昀秀,皇帝又猜疑是否为谢昀秀告知。

武氏行了个大礼,说道:“皇上,不知您对于娘子军立功一事,是何看法?”

闻言,皇帝蹙眉,显然是不愿回答。

武氏自然是看出了,立刻识相地改变话头:“皇上,据臣妇所知,昨日臣妇的夫君向皇上您尽数否认了娘子军所建之功劳。臣妇敢问皇上,可有此事?”

皇帝未回答武氏的提问,反而眯起促狭的双眼,岁月留在眼尾的痕迹一览无遗。

“不知武夫人可是在审问朕?”皇帝毫不客气,在地位上压制武氏的气势。

武氏面上装出惶恐的神情,内心却毫无波澜。

“皇上恕罪,臣妇并非此意。”

“那是何意?”皇帝不依不饶,铁了心让武氏圆了话。

武氏一时搭不上,于是谢昀秀即可站出来为武氏解释:“回皇上,昨日臣与武夫人说道了此事,武夫人至今仍有些不可置信,因此不由得向皇上您求证一二,还望皇上宽宏大量,莫要追究!”

旁听的百官有人附和:“是啊,皇上,武夫人女子出身,想必还是有不懂的地方。”

皇帝本想借此将武氏赶下朝堂,但现在有官员为其求情,他也不能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

“罢了。朕便念武夫人初来乍到,原谅了你这次。”

皇帝说得大度,高贵的模样令人望尘莫及。

武氏心中却对此很是不屑。

“谢皇上开恩!”

“想说什么,便直言,何须这般问来问去?”皇帝表明自己的想法,以断了武氏求证的念头。

“是。”武氏应下,得了令后,于是直言道:“皇上,娘子军确乃臣妇与臣妇之媳肖黎一同创建并壮大。娘子军在郑国之战中的功绩,辉家军皆有目共睹,若皇上对此有疑问,何故询问一个未曾在战场上出过力,甚至从未深入了解过的人?不妨随意招来一个辉家军,便可知晓答案。”

武氏语气强势,皇帝听得那叫一个生气。极想发作,但是环视堂下百官,各个认真听讲,皆甚是好奇。

因而,自己也不能扰了众人兴致,虽这没什么,但难免会让百官认为其对娘子军有何意见或其他什么不好的东西。

鉴于此,皇帝为了掩盖自己的私信,不能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至少在文武百官面前不行。

“娘子军之功属实,绝非如旁人所言那般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