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捋了捋龙须,沉默不言。

武氏再接再厉,“若是皇上不信,臣妇也可以将娘子军如何为郑国之战赴汤蹈火以故事的形式说给皇上听。”

闻言,皇帝眼睛眯地更细,在站在远处的官员看来,不得不怀疑皇帝是不是睡着了。

武氏把握主动权,不给皇帝开口的机会,继续她的言论:“既然皇上您不说话,臣妇便当您默认了。”

继而,武氏向皇帝欠礼,开始她的故事大会。

当武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即便是个傻子,此刻也应该听懂了。况且其言语中的种种细节明朗,远比辉育忠胡诌的可信许多。

这下,即便给皇帝说话的机会,皇帝也无话可说。

谢昀秀趁势煽动百官去发言关于娘子军在郑国一役中观点,为了防止有人与皇帝、辉育忠看法一致,谢昀秀引导众人,让文武百官去理解并接受娘子军。

“皇上,不知您作何看法?”谢昀秀最后才询问皇帝。

皇帝哪会看不出当下的形势,简直全部都掌握在武氏与谢昀秀手中。纵使自己再不愿接受娘子军,此刻也不得不顺大流而行。

皇帝抬手,示意众人莫要出声。很快,百官住了嘴,听皇帝发表意见。

“好。”皇帝承认:“既然武夫人言辞诚恳,且均有据可循,朕便相信武夫人所言,赏赐娘子军!”

皇帝此话一出,不少官员均点头赞成,对于娘子军为国做出的贡献,自当是要予以肯定与嘉赏。

“朕即刻便下昭,将娘子军在郑国之战中的功绩昭告天下并进行张贴。但凡参与此战役的娘子军成员,皆可论功行赏。”

得到皇帝这话,武氏与谢昀秀相视一笑,表示满意。

皇帝注意着两人的一举一动,同时观察百官的反应,眼睛一眯,继续道;“另,武氏武月昭领兵有功,成功带领娘子军兵团攻下郑国王都,挟持郑国皇帝,成功为辉家军解困。因此,朕今日特此册封武月昭为我昇国第一女将军!”

在场的所有人皆没有想到皇帝会将武氏册封为将军,各个目瞪口呆,尤其是武氏与谢昀秀,好似受到惊吓般,两只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小,一脸的不可置信。

皇帝很满意这样的反应,如不出他所料,接下来会有不少官员反对他这一做法。再怎么说,昇国的多数当代官员思想,他还是能够掌握的。

“皇上,万万不可啊!”

“皇上,请您三思啊!”

“皇上……”

果不其然,反对之声纷至沓来,简直要将武氏淹没。

“皇上,娘子军之功不可否认,嘉赏必不可少,但是,册封女子为昇国将军,着实有失考量。”

说‘考量’的还算好的,有些率真、耿直或是平时与辉育忠不对付的官员,甚至直说‘有失体统’、‘荒诞’、‘不着调’等等。

谢昀秀担心武氏的心情,不管不顾旁人接连不断的质疑与反对声,宽慰武氏:“武夫人,您无需为此大动肝火或是如何,这些话,都是胡言乱语,不必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