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阴阳两隔

这句话里包含着太多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愧疚,更多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宋芫搀着他爹继续往前走,笑道:“爹,咱们先去新宅子看看?您一路奔波,也该好好歇歇了。”

宋远山点点头,目光却仍忍不住往老屋方向瞟。

那里承载了太多回忆——

婉娘坐在门槛上缝补衣裳的身影,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的笑声,冬日里一家人围炉夜话的温暖......

新宅子的大门敞开着,宋晚舟和丫丫正在院子里扫雪,见他们回来,立刻放下扫帚迎了上来。

“爹!”宋晚舟搀住宋远山的另一只胳膊,“您可算回来了,我们都担心死了!”

丫丫默默跟在后面,小手拽着宋远山的衣角,眼里满是关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远山看着两个女儿,心头一暖:“爹没事,就是......多陪了你们娘一会儿。”

宋争渡从堂屋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姜汤:“爹,喝点姜汤暖暖身子。”

宋远山接过碗,热气氤氲中,他看着眼前四个儿女,眼眶又红了。

“进屋说,进屋说。”他仰头一口气喝完姜汤,掩饰着情绪的波动。

堂屋里烧着炭盆,暖意融融。

宋远山坐在主位上,环顾四周。

雕花的桌椅,墙上挂着的字画,案几上摆放的瓷器,处处透着精致与讲究。

这与记忆中那个简陋的家,已是天壤之别。

“爹,您先歇着,我去厨房看看早饭准备得怎么样了。”宋晚舟说着,拉着丫丫往外走。

宋争渡也起身道:“我去帮你。”

转眼间,堂屋里只剩下宋芫和宋远山父子二人。

宋远山望着儿子,忽然问道:“大树,你跟爹说实话,这些年......你们是怎么过来的?”

宋芫知道宋父想问什么。

一个曾经游手好闲的混小子,是如何在父亲“战死”、母亲病逝后,撑起这个家,还置办下如此家业的。

他笑了笑,轻描淡写道:“就是做些小买卖,慢慢攒了些钱。晚舟和争渡都很懂事,帮了不少忙。”

宋远山摇摇头:“爹不是三岁小孩。普通的小买卖,哪能在短短几年内置办下这样的家业?你......”

他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你没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吧?”

宋芫失笑:“爹,您想哪去了?您儿子我现在做的可都是正经生意,茶铺、作坊,每一文钱都来得干干净净。”

“爹相信你。”宋远山看着眼前模样清俊的儿子,忽然觉得陌生又熟悉,他有些想不起来以前的宋大树是什么样子了。

似乎没那么俊秀,也没这般沉稳从容。

他感慨道:“只是,变化太大了。”

宋芫心头重重一跳,差点以为宋远山发现自己不是原主了。

心里慌得一批。

他打哈哈道:“爹,人总会变的。您不在的这些年,我们总得学会自己长大。”

正说着,宋晚舟端着热气腾腾的早饭进来:“爹,大哥,吃饭啦!”

简单的白粥小菜,配着刚蒸好的馒头,香气扑鼻。

宋芫呼了口气,陪着宋远山用早饭,暗自庆幸话题被打断。

饭桌上,宋晚舟叽叽喳喳地说着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谁家娶了新媳妇,谁家添了丁,谁家的老人过世......

宋远山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问上几句。

饭后,宋远山提出想去老屋看看。

宋芫本想陪他一起去,却被宋远山婉拒了:“爹想一个人静静。”

宋芫理解地点点头,目送父亲独自往老屋方向走去。

宋远山踏着积雪,慢慢走向那座承载了无数回忆的老屋。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尘土混着陈年艾草的味道扑面而来。

恍惚间,他看见二十年前的春日,自己第一次牵着婉娘的手走进这间屋子。

那时她还是个羞怯的新娘子,红着脸把嫁妆里的绣花枕套铺在床上,小声说:“远山哥,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了。”

宋远山站在门槛处,视线渐渐模糊。

“婉娘......”他低唤一声,声音在空荡的屋内回荡。

泪眼蒙眬中,他仿佛看见婉娘坐在床边,正在缝补孩子们的衣服。

煤油灯的光晕染在她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

“你别总惯着大树,”她轻声埋怨,“那孩子今天又把隔壁牛姐家的鸡吓跑了。”